10月27日至28日,由全球可持续发展赋能倡议组织(GeSI)主办的“2025数字新使命全球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隆重举行。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中国首批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应邀参会,与来自全球的教育、科技及政策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下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未来路径。

在“教育、AI与人”主题演讲中,杨保成校长系统分享了我校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他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已被纳入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与此同时,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中强调的伦理框架与数据隐私保护,也为全球AI教育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中欧双方在技术应用与伦理规范上的互补性,为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黄河科技学院始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推动课程数字化与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已完成2000余门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建成337间智慧教室,全面实现课程录播、点播与AI学情分析。学校积极携手行业企业,引入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设立“数字化中心”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打造“真场景、真项目”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切实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与教育公平,开发“翻转外语”“翻转体育”等自主学习平台,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通过人机协同教学,优化课堂互动,释放教师创造力。同时,将AI伦理、数据隐私与社会责任融入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伦理判断力。
正如我校创办人胡大白董事长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人工智能时代,黄河科技学院愿与全球伙伴一道,点燃每一位学习者心中的火焰,共同构建科技向善、伦理包容的未来教育图景。我校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欧盟高校及机构的合作,推动AI教育在伦理框架下健康发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